高质量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系列主题研讨会线上召开 - 果博东方开户电话微19038688883
当前位置:文旅论坛

高质量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系列主题研讨会线上召开

发布日期:2022/5/24 13:25:56 访问次数:628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 通讯员 泰旭)5月13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系列主题研讨会”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与会领导和专家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相关内容展开研讨,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献计献策。活动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中传文创投资、中传研究院承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东方智库联盟(OADC)、全球文旅产业与软实力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协办,并由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研讨会开幕式由中传文创投资、中国手艺网总裁常会学主持。

 

参加“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系列主题研讨会”嘉宾合影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中传文创投资、中国手艺网总裁常会学主持研讨会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激活大运河沿线丰富历史文化资源

  会上,来自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大运河组成员、各地高校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研究国家文化公园的共一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此次会议。

  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兼大运河组协调人、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总经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东方智库联盟(OADC)负责人周泓洋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国家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是具有特色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和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举办此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保护好大运河沿线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激活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服务于高质量推进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实践,切实推动国家文化公园的高质量建设。希望通过专家研讨,能够助力各地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推动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兼大运河组协调人、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总经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东方智库联盟(OADC)负责人周泓洋研究员致辞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激发大运河文化开发利用数字产能

  在主题研讨阶段,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文博考古分院院长贺云翱教授做了题为“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的意义”的报告,他在报告中阐释了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的四个重要意义。首先,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是大运河文化带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成果。其次,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是京杭大运河文化复兴的典型标志,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是大运河文旅融合的重要举措。最后,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案例。贺云翱教授还指出,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

 

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文博考古分院院长贺云翱教授作主题报告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上海大学教授、全球文旅产业与软实力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上海)主任包国强做了题为“激发数字产能,高质量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利用与传播”的报告。他从数字化的角度展开,重点论述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利用的三大路径,进而激发大运河文化开发利用的数字产能。他认为,第一,要创新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数字化模式。第二,要提升大运河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推动运河文化的数字化国际传播。第三,要依托数字技术,加深大运河文化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激发数字产能。此外,包国强教授还指出,在推动大运河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利用的过程中,还须始终坚持真实性、适度性、完整性、可持续性等原则,避免由于数字技术的过度利用而消解大运河传统文化资源的内涵,同时还要警惕商业化和娱乐化可能给大运河传统文化资源在传承和传播方面带来的风险。

 

上海大学教授、全球文旅产业与软实力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上海)主任包国强作主题报告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赵云研究员做了题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路径”的报告。她提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相融合的一个重要实践,并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为例,探讨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三大路径。第一,要提升对国家文化公园中核心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和文化认知。第二,是要做好对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的主体管控、保护和展示。第三,要在国家文化公园区域内实现基于统筹保护传承利用的合理运营。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赵云研究员作主题报告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教授做了题为“关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几点思考”的报告,提出了大运河的三大价值。第一,大运河承载了中华民族改造自然的伟大精神,体现了发展水利科技的杰出智慧,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第二,大运河连接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国家延续数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血脉。第三,大运河是串接了黄河、淮河、长江等重要水系的纽带,在历史上对沟通南北地区的人员流动、货物贸易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他还分享了大运河文化的主要途径。首先要发挥大运河的实际使用功能,在大运河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将大运河文化传播出去,其次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文学艺术、影视、博物馆展陈等媒介传播渠道推动大运河文化的传播,最后还可以借助与元宇宙相关的前沿技术实现大运河文化的创新传播。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教授作主题报告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副院长薛可教授做了题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的报告,她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实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提升大运河文化感染力的方法。她认为,第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展示要变静态展示为动态展示。第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应具备传统复古和时尚现代相结合的风格。第三,要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运营模式从原来的单纯投入转变为打造文化产业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第四,加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打破原先各自为政的规划格局。第五,变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单一内容为多元内容。第六,采用新的传播方式如社交媒体传播、口碑传播等加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传播力。

 

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副院长薛可教授作主题报告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教授做了题为“综合发挥京杭运河作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他提出京杭大运河的全线通水,对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京杭大运河作为沟通中国南北的人工水系,促进了不同地区,特别是南北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在运河的沿线留下了大量反映中国水利交通技术水平,且具有重要历史和科学价值的文物,也留下了很多反映文化融合、文化地区发展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吕舟教授还表示,在当前我国的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着碎片化的状况,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是扭转这一缺陷的机遇。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教授作主题报告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家明做了题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与亮点”的报告,他认为应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选择有代表性、有优势性的地区作为重点发展区,以形成示范效应,同时要避免不同地区的国家文化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同质化模仿、机械化复制其他地区建设经验的弊病,要将各地区的地方文化融入到国家文化公园中,形成差异化的标志,并将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成集观光、休闲、度假三位一体的综合体。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家明作主题报告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宇教授做了题为“数字化赋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报告,她提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核心是文化的传播和传承。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为大运河文化的数字化呈现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借助数字技术,能够更形象、生动地将再现大运河的历史文化,让那些从未接触过大运河的人们更全面、更深刻地感受大运河文化的魅力,提高大运河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宇教授作主题报告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研究室主任戴学锋研究员做了题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的报告,他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传统文化活化利用需要关注的重点。第一,要关注传统文化活化利用的对象,明确哪些传统文化需要活化,哪些传统文化适合活化,全盘活化是不可取的,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二,要关注如何将传统文化活化利用和现代人的生活需求结合在一起。第三,传统文化活化利用需要建立起不同地区间、不同部门、不同群体之间的联系机制。第四,要关注传统文化活化利用的传播途径,不能只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一个简单的历史再现,而是要将其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受众接触到这些传统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研究室主任戴学锋研究员作主题报告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国家文旅研究基地主任吴承忠做了题为“中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现状评估与展望”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对当前中国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评估,提出当前中国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仍然处于初期阶段,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形势,地区发展不平衡特征明显,地方实践急需专业的指导,国家文化公园社会知名度低,文化治理模式尚未建立,公共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并对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提出了要探索不同类型区域的国家文化公园科学发展路径、建立国家级文化公园的国家标准和科学的评审制度等建议。他表示,国家文化公园有六大功能,即重点国家遗产的保护、文化旅游和休闲的发展、国家意识的培育、国际文化传播、公共文化服务和公民文化休闲权利、文化产业发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国家文旅研究基地主任吴承忠作主题报告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高质量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专家主题报告后,周泓洋对本次研讨会的专家研讨进行了评议。他提出,作为国家决策、体量巨大、全国范围、内涵深厚、意义深远的重大文化工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投融资问题是重要内容。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及产业落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需要以完善的投融资机制为保障。投资融资决策是国家文化公园具体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环节,融资主要解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来源问题,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所需的血液;投资则是解决资金的有效配置问题,满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具体资金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国家文化公园投融资机制,有效解决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融资财务风险和融资杠杆效益等,有助于真正实现国家文化公园的价值最大化。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投融资方面,江苏省走在大运河发展建设的前列,并进行了多种有益的尝试,例如设立大运河产业发展基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建立股债联动投融资模式等。今后会继续举办此类本着求真务实精神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专家研讨会,并期望与会专家能够为服务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真知灼见,高质量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副院长赵婷作会议总结并宣布会议闭幕。据悉,本次研讨会是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发起和组织的“国家文化公园系列主题研讨会”系列论坛之一。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并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文件和决策,从顶层设计层面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国家文化公园发展之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各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是推动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利用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全新探索。

 

中传研究院副院长赵婷作会议总结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通过一系列文件和决策的出台,我国形成了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总体建设布局。由此可见,推动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议程,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党委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基于国家文化公园战略高度和集团自身丰富文化底蕴与产业资源,发起和组织“国家文化公园系列主题研讨会”系列会议,该系列会议将凝聚国家文化公园方面智库资源和专家团队,围绕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设计、建设情况、产业发展、管理机制、工作路径、投融资管理等实际问题进行专家研讨。会议将配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程持续、定期举办,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相关对策建议和规划设计,促成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践中的项目投融资、招商合作和产业落地,助力各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上一信息:从平台媒体到文化元宇宙-首届数字传媒与文化产业前沿论坛召开

下一信息: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的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