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变局中寻机 描绘江苏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美景 - 论坛网
当前位置:地方论坛

于变局中寻机 描绘江苏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美景

发布日期:2021/10/12 19:00:57 访问次数:722

核心提示  近年来,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以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发展,努力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粮食产业整体呈现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良好发展势头。

7月15日,江苏省江海粮油集团和著名国际粮商路易达孚集团合作共建的年产96万吨饲料蛋白及副产品和植物油加工项目,在江海粮油所属张家港产业园正式破土动工;作为苏粮集团和江海粮油“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总投资超2.5亿元,整体建筑面积超10000平方米,将于2022年底前完工。

这个镜头,是江苏省着力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着力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发展,努力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促进增收增效,确保市场供应。”10月9日,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夏春胜在接受粮油市场报记者采访时说,特别是2020年以来,我省粮食产业在逆境中前行、于变局中寻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并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粮食产业整体呈现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良好发展势头。

四大优势 凸显产业发展“成色足”

江苏是全国粮食生产大省、流通大省、消费大省、产业大省,发展粮食产业有一定的条件,概括起来有四大优势。

生产基础稳定,稻麦优质品率“跳跃式”增长。2020年,江苏省粮食生产总面积8108万亩,总产745.8亿斤,连续5年达700亿斤以上。注重选育优良苏米品种,规范栽种技术规程,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加大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培育与推广。省农科院培育的南粳46、南粳5055和南粳9108等优良品种被列为江苏省主推品种,促进了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提升。2020年,全省优良食味稻米种植面积1200多万亩,年增长10%以上,近3年稻麦优质品率增长30%以上。

加工能力较强,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成功“闯关”3千亿。2020年末,江苏省纳入粮食产业经济统计的企业达到1179户,年均增长率1.37%,其中,大米加工企业656家,年生产能力3477.5万吨,同比增加8.25%;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70家,精炼油脂年生产能力1015万吨,同比增加0.2%;面粉加工企业117家,年生产能力1575万吨,同比增加1.77%。全年实现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3040.2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长率为4.46%。江苏三零面粉有限公司是江苏省粮食集团的国有控股企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核心控股企业小麦加工能力1800吨/日,参股企业小麦加工能力2600吨/日,其超级小麦粉和特精小麦粉获得国家首批“中国好粮油”产品称号。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中)到江苏调研

收储条件良好,低温储粮仓容量等居全国前列。2020年全省入统标准仓房仓容4316.4万吨,同比增长6.84%,其中完好仓容4192.2万吨,同比增长6.2%。全省约67.1%的完好仓容装备了环流熏蒸系统,84%的完好仓容装备了粮情检测系统,92.4%的完好仓容装备机械通风系统,50.1%完好仓容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量、应用环流熏蒸技术仓容量居全国前列。

物流快速便捷,“三横三纵”粮食物流骨干网络基本形成。江苏地处产销过渡带和长江经济带,通江达海,交通物流基础先进,沿江、沿河、沿海、沿陇海铁路线,横贯东西、纵穿南北的“三横三纵”粮食物流骨干网络基本形成,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建设正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支撑粮食产业布局的大交通物流网络。

四大产业 同唱高质发展“特色戏”

据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张生彬介绍,江苏在高质量发展粮食产业中,扬长避短,围绕“特”字做文章,形成产业和地域特色鲜明的粮食产业发展格局。

油脂加工优势明显,总产值跃升全国“前三甲”。2020年,油脂加工实现工业总产值1043.6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102.8亿元、利润29.5亿元,占全省粮食工业总产值的34.3%,位列全国第二。

江苏佳丰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先后与江南大学、江苏大学食品学院等多所科研院所建立科研合作关系,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3000多平米的科技研发大楼,组建研发团队,针对里下河地区“双低”油菜籽的特点,重点研发“独特风味”菜籽油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问题,2020年生产销售额37亿元。

“公司的浓香菜籽油产品喜登2020年‘中国好粮油’榜,是江苏唯一上榜的食用油。”9月10日,佳丰公司董事长陈志蔚告诉记者。

粮机装备制造行业领先,稳居全国“半壁江山”。江苏拥有布勒机械、丰尚智能、正昌集团、迈安德集团、佐竹机械等大型粮机企业。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2.2亿元,产品销售收入94.3亿元、利润7.9亿元,占全国粮机制造产业总产值近一半,稳居全国第一。

建党百年之际,江苏正昌集团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7月6日,记者曾专程到正昌集团采访,探寻企业在党建引领下的成功之道。2020年,正昌集团实现销售33亿元,订单46亿元,实现利税7亿元,上交税收3.03亿元,同比增长66%。正昌集团被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评为“2020三十强饲料企业”。

“水韵苏米”异军突起,公域品牌效益显著。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粮食也要打出品牌”指示,以及省委省政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建设粮食产业强省的工作要求,推进“水韵苏米”公用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布全国首个全产业链标准——《江苏大米》团体标准,注册“水韵苏米”集体商标,制定“水韵苏米”核心企业认定监管、苏米集体商标使用管理、质量监管等管理制度。制定《苏米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规划“苏米”品牌建设和“中国好粮油”产品宣传。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省拥有“水韵苏米”十大区域品牌,苏米核心企业50家,苏米核心生产基地180万亩,“中国好粮油”产品13个,“江苏精品”产品3个,“江苏好粮油”产品70个,“好吃苏米”金奖、优秀奖产品50个。2020年度,全省50家核心企业,大米产品总销量296万吨,销售收入157.8亿元, 约占全省656家入统大米加工企业销售总额的33%。2020年,全省大米加工产业在“水韵苏米”品牌建设带动下,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67.8亿元,较2018年增加15.8亿元,年均增长率1.74%。“水韵苏米”品牌打造在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健全优粮优价机制、促进全省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助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产业集聚群龙蹁跹,“老三样”舞出新业态。江苏粮食产业集群发展和龙头带动效益显著,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至2020年底,全省共建成17个“江苏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全年实现运营收入590.4亿元,入驻各类企业127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3个、省级龙头企业19个。泰州、宿迁、淮安、盐城是江苏大米产业发展集中区,集聚了益海、中粮米业、光明天成、贤人米业、万家福米业等规模企业。徐州、宿迁、泰州、苏州拥有维维集团、益海嘉里、五得利面粉、苏三零面粉等大型企业,是全省小麦粉产业发展集中区。苏州、泰州、南通入驻的中粮东海粮油、嘉吉粮油和益海粮油等大型油脂企业是江苏油脂产能较大、经济指标相对较高的地区。

三大支撑 奏响科技兴粮“最强音”

院校科研单位“林立”,涉粮科研机构和人才济济。江苏拥有江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诸多涉农涉粮院校和科研单位,涉粮科研和人才资源优势明显。推进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先后开展了苏米专用系列品种研发、栽培指导、优价收购、绿色仓储、适度加工等关键技术研究。依托省农科院、江南大学、省农垦米业集团等稻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资源,推进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换,增加优质粮油产品供给。

创新平台建设提速,多个“国字号”相继落户。成立全国首个“国家优质粮食工程(南京)技术创新中心”,打造“苏粮硅谷”科研创新平台,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优质粮油产品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江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国家农创园功能农业产业研究院等3家单位获国家局授牌“国家粮食技术创新中心”。

科技哺育步入良性发展,近50家科技单位“同台竞技”。2020年全省入统粮油科技单位46家,新增在研项目150个,同比增加22.9%,涉及加工、储藏、育种、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项目总投资49971万元,同比增加8.7%,其中国家财政投资4244万元,占比8.5%;地方财政拨款1798万元,占比3.6%;单位自筹或接受委托43744万元,占比87.5%。新增科技成果556项,其中基础类成果409项、应用类成果147项,同比增加67.9%。

夏春胜表示,下一步,江.苏将充分发挥粮食产业发展比较优势,通过培育高质量“苏”字粮油品牌,建设高标准油脂加工和粮机制造“两大基地”,提升高水平粮食产业园、粮食物流园和粮食科技文创园“三大园区”,共享科技、人才、信息和营销“四大平台”,培育新动能、加强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提升粮食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保障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相统一。

(本报记者 胡增民  通讯员 李德 甘正新  荣驰,原文刊登于2021年10月12日粮油市场报中国粮油产业)

上一信息:“国庆吃面 国泰民安” 新民俗倡议活动成泰安新“景”

下一信息:“中国西极”点亮“黄海明珠” 新疆乌恰在青招商推介

热门信息